【路癡領遊台灣】2019. 01. 14
一個熱愛上山下海的男子 v 一個懶到天涯海角的女子。
早上吃早餐的時候才在查詢哪個步道有開放的我們,
第一站來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燕子口步道。
將車停在隧道裡,穿越隧道便抵達神奇的燕子家。
整段步道可以看到神奇的自然景觀 - 峽谷、壺穴、湧泉和印第安酋長岩。
立霧溪長期的切割雕琢,經年累月的努力之下,我們得以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致。
最推的步道包準是燕子口了!外國人來一定要帶他們去崇拜一下台灣的自然景觀。
燕子口步道現有簡易的人車分道,路面狹窄,請大家注意安全。
《燕子口步道》 |
《燕子口步道》 |
《燕子口步道》 |
《燕子口步道》 |
《隧道》 |
一直想不起來吊橋的名字,
就是很高很可怕風景很漂亮的吊橋。
反正有空去太魯閣國家公園就通通走一遍,包準不會後悔
人生走過最多吊橋的一趟旅程,各式各樣的高度的橋啊、廟啊、塔啊,
通通被逼著爬上一輪的回憶。
鼓起勇氣之後,也是不虛此行。
各種美麗的景致和奇形怪狀的山巒、山壁、岩石、植物,
是不是很像當年跟著猴子毛毛在大自然教室看到的一樣呢?
大家一起唱:大自然真奇妙,就看你有沒有注意到~
https://youtu.be/YPPtRLKpHyc
(國小自然課的回憶,一不小曝露年齡的歌)
《太魯閣國家公園》 |
《太魯閣國家公園》 |
《太魯閣國家公園》 |
《太魯閣國家公園》 |
經過綠水步道東側的慈母橋,
他老兄要去看他看到的廟宇,
一切都很隨意的上車下車開車停車爬山拍照。
沒有完美的計劃就是計劃,害蘿老是忘記自己身在何方。
連個吊橋名字都記不住,哎。
《慈母橋》 |
長春祠步道,長約2000公尺。
長春祠是為紀念開鑿中橫公路,不幸殉職的築路工人所建。
從中橫公路舊道長春橋橋頭順著階梯往下就是長春祠步道,
沿著山壁鑿出的小徑前行約300公尺可抵達長春祠。
感恩前人,讚嘆前人。
謝謝你們的付出,才有台灣最美公路之一的中橫公路。
完全可以想見當年開路的辛苦和危險,真的很感恩。
步道延伸到長春祠正後方,垂直的山壁開鑿出「之」字型陡急而上的階梯路面,
坡度比較陡走起來比較辛苦,被稱為「天梯」。天梯陡峭難爬,下雨天,天雨路滑,大家要注意步伐。
延著天梯往上爬,先到達觀音洞、再經太魯閣樓和鐘樓均可遠眺。
推薦一定要登上鐘樓,居高臨下,可以俯瞰立霧溪曲折河道和峽谷,一切盡在腳下,景色很美。
長春祠步道有小賣部,
可以坐下來吃個肉粽、喝杯綠豆湯休息一下再出發!
《長春祠步道》 |
《長春祠步道》 |
《長春祠》 |
《鐘樓》 |
《鐘樓》 |
鐘樓是步道的最高點,之後是下坡,是最輕鬆的路段,穿越吊橋,即可到達禪光寺。
這條步道綠意盎然,好走舒適,推一下!
《禪光寺吊橋》 |
《太魯閣國家公園》 |
《禪光寺》 |
《禪光寺吊橋》 |
《禪光寺》 |
花蓮14日之行程未完,待續。